首页 > 新闻资讯 > 智腾动态

作为领导者如何提高企业的创新力?

  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和技术带头人,一直困扰我的是如何一直保持公司的创新力?这种困惑源于三个原因:一个是如何突破公司的管理天花板,持续不断地创新就意味着不断的加大投入,那么在企业规模还没有很大的时候如何平衡?一个是如何有效识别创新与盲目创新以及平衡试错和损失之间的关系?最后一个是如何突破自己?

  对着这几个问题我最近也在反复思考,有几点想法与大家共勉。

  一、关于如何突破企业的天花板

  企业的天花板可能源于很多方面,包括我们所处的行业、我们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我们的商业模式等等,当然也包括老板自身的天花板。因为当业务做到一定程度,可能就会出现守成的想法,只是满足于已有的领域,开始惧怕尝试新的领域。而这种想法的形成除了源于惰性之外,主要还是惧怕失败,这就是思想的天花板。而想要突破天花板,就要做到敢于创新、超越自我、不枯竭的活力和不停歇的好奇心,还有成就感带来精神鼓舞,而这些精神的本源还是持续不断地创新。

  作为一家科技型高成长企业,我们必须坚持高研发投入,经过公司近些年的摸索,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 20% 作为研发经费是目前我们可以投入的安全线。对于我们研发投入的原则,则是不能拿“看似富裕”的研发资金去做离市场需求太远的事情,“领先半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成先烈”,在产品技术创新上,我们要保持技术领先,但不醉心于纯粹技术创新,明确将技术导向战略转为客户需求导向战略,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以这些解决方案引导开发出低成本、高增值的产品。只有着眼于对以往成熟技术的继承和技术成果的转化,才能实现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可靠性,再加上外部资源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才能为客户提供最有性价比的产品和最优的服务。

  二、如何有效提高创新力

  不冒险的创新是个伪概念,因为创新有不可预测性,必须承担风险。那么对企业创新做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总结下来有五个方面。

  1、首先是允许冒险和失败

  既然风险是经营固有的特征,没有公司能够逃脱,所以我们鼓励合理的冒险,愿意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我们希望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机制,让员工施展才华而不必害怕赔偿。但是也同样要求当你失败的时候,你必须从中汲取更多的教训,总结经验,否则便难免会重犯。

  2、保持永不满足和不断改进的态度

  持续不断的创新,说来容易做到难。只有我们有了更远大的目标和参与竞争的激情,才可能保持持久的创新力。我们要知道知道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知道我们和优秀公司相比的差距,并且知道我们要如何面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切。任何行业在任何行情下都有成功者和失败者,我们只有比别人更努力,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始终保持领先一步

  始终保持在竞争中领先一步就需要不断地寻求新的客户机遇。这不仅仅是要通过增加同种产品的销售来扩大现有的客户基础,它还要求我们寻找目前尚不存在的客户需求以创建新的需求。体现在管理方面,就是要将注意力从降低成本和改进过程转移到通过创新来增加收入上。为了始终保持领先一步,企业应该采取一个分三步走的策略,即远景规划、寻求机会、全力以赴。

  (1)远景规划。我们每年都应重新检查一下远景规划,以保持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2)寻求机会。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探索新的机遇,寻找那些甚至连客户自己都还未意识到的需求而进行市场调研和渗透,以找寻到新的市场机会和产品方向。

  (3)全力以赴。了解到新的机会,就应该全力以赴地投入,争取第一个打入市场。4、建立开放式创新的思维和机制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创新的成功不取决于它的新颖度、科学内涵和灵巧性,而取决于它在市场上的成功。”我们通过不断地听客户的声音,包括今天的需求,明天的需求,未来战略的需求,才能确定我们掌握的技术该怎么用,以及投入市场的准确时间。所以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开放式创新思维是获取市场的制胜法宝。

  同时公司还会从研发人员自主创新发展与高校一同创新,而且要面对未来的技术方向加大投入,加强平台建设,发挥平台作用,招贤纳才。未来还会在芯片、平台软件等方面加大投入,实现高效创新。

  5、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公司会持续加大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投入,并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推动自有技术方案纳入标准。

  三、如何突破自己

  一个真正的领导者,能力不在于能够施加个人意愿并让他人追随他,而在于如何把不同的意愿联合起来成为群体的内在动力。我不需要追随者,而是需要能和我一起奋斗的伙伴。所以对于我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作为最高管理者能不能够重构自身,能不能真正的突破自己。而作创新的核心,我们的研发人员则也需要锐意进取,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觉得我们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放弃固有的优势与习惯,重新用新的思维看待机遇,用独特的视角和智慧不断修正各种各样的漏洞,用实践开启新一轮的创新。

  2、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抱着自觉地学习心态,坚持不懈的学习。

  3、搭建技术信息交流和沟通平台,把创新的工作习惯传递给每一位成员,让创新成为基本的工作形态以及日常的思维习惯。


相关产品